(一)
在正式開啟兩天一夜的旅程之前,我們依照慣例,單膝跪地以水代酒朗誦入山誓詞;然而這次和以往有些許不同,十四人圍成的圈特別大,儀式也顯得特別澎湃。這回我們徵召整整兩車夥伴,一起踏上這段路徑相當原始的古道。許久不見的牛,擅長寫生的沛,以及對於植物如數家珍的白侍神等人,舊雨新知在此間聚首,讓這趟行程格外熱鬧。
如今的司馬庫斯,早不復當年黑暗部落,巨木步道已整治為大眾級的親山路線,在這櫻花盛開的季節,更是湧入滿滿人潮。巨木步道終於「大老爺」神木,接下來荒煙漫草的山徑則是此行的精華所在。我們在神木區小憩片刻,便將人潮拋置身後,踏上漫漫越嶺之路,山林風貌毫無遮掩地展現在我們面前,令人身心為之舒暢。
無盡的綠意是潮濕中海拔森林的典型樣貌,無論是樹皮還是石頭上,全都鋪滿綠油油的苔癬;隨風搖曳的松蘿掛滿枝頭;長得像菊花叢的泥炭苔則將這片綠海妝點出不同色彩。如果仔細觀察,偶爾還可發現如燈籠、又如幽靈般的水晶蘭從森林底層冒出頭來。然而,這如同動畫中魔法森林的綠世界,實則倒木橫亙、泥濘不已,只消一不留神,就可能整隻腳踏進爛泥窪地之中。多樣的地形增添不少挑戰,儼然是永無止境的越野障礙賽。
我們第一天下午都沒遇上其他登山隊伍,直到兩位泰雅協作迎面而來,一問之下,才知道原來早有一團四十人商業隊紮營在雪白營地,看來這冷僻的路線也隨著山林開放與疫情帶來的國旅熱潮而變得愈來越熱門了。
(二)
越過重重樹林,一處筆直的溪谷出現在眼前,只見先行抵達的夥伴早已在溪邊,將大背包卸下了來,或站或坐地歇息。有些人把水袋拿出來,為了晚上在營地煮餐預先取水,而阿倫則迫不及待地將鋼杯浸在溪中,撈取流水品嚐,以微妙的表情讚嘆這水質的好。
這裡是泰崗溪的上游,雙溪匯流之處,周圍層層相疊的石頭、巨大的橫木與綠色苔癬形成的地毯,交織出一片饒富趣味的環境。當大夥兒取完水、休息夠了之後,便起身探索,才一下子這溪谷就化身成為我們寬廣的遊樂場。小魚把藤條當作鞦韆,忘我地盪了起來,在大家的吆喝聲下越來越 high。原本靜靜在一旁寫生的沛也加入,兩人像是開啟了開關似的,一搭一唱好不快活呀!
抵達營地的晚上,夥伴們的廚藝也不遑多讓。在露營燈柔和的照射之下,帳篷之間傳來陣陣奶油香,原來是大家正逐漸端出自己的拿手好菜。此時見到阿倫的巧手,從明太子法式吐司、馬鈴薯烘蛋到薄鹽煎和牛,一道道的美食就這樣冒了出來。看到菜餚繽紛的程度,讓人不禁懷疑自己是不是身處司馬庫斯的深山中,口腹和精神都得到無比滿足呢!
【路線資訊】
- 全程約 14 公里,需 12 至 14 小時,可分兩日走並於雪白營地紮營。
- 古道路段為原始山徑,經常濕滑泥濘須特別注意。
- 路線由司馬庫斯進入,終點為 100 林道 16.3K,需安排異地接駁。
- 車輛通行 100 林道須事先向退輔會榮民森林保育處申請借道許可。
📸 更多照片: https://cosmos.pse.is/3d9fs8
🗺 參考行跡: https://cosmos.pse.is/3ckp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