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已儲存!

太陽系群山(三):太平洋中央的孤獨大山

by

前兩回,我們分別介紹過世界上兩座「最高」的山峰:

🏔 海拔高度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瑪峰

🌋 距離地心最遠的山峰:欽博拉索山溫珀峰

不過這兩座山峰其實都有「作弊」的嫌疑。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她們並不是因為自己長得高才拔得頭籌,例如珠穆朗瑪峰是長在海拔 4000 公尺的大陸之上,而欽博拉索山則是得益於「赤道隆起」效應。

如果我們要量身高,應該要從自己的腳量到頭頂才對;同樣的道理,如果我們測量一座山本身的高度,也要從各自的山腳量到山頂才公平,這就叫做「base-to-peak height」。(因為一時找不到通用的中文翻譯,所以這裡就姑且稱為「山的身高」)。

那麼世界上身高最高的山是哪一座呢?答案是位於太平洋中央,夏威夷大島的火山「毛納凱亞山」(夏威夷語拼音「Mauna a Wākea」,在傳統信仰中是「天父居住之山」,英文簡寫成「Mauna Kea」)。

雖然毛納凱亞山頂的海拔高度只有 4205 公尺,但山腳則是位於海平面以下大約 5800 公尺的海床上,因此她的身高超過 10000 公尺,遠勝珠峰的 4600 公尺(北坡)!

事實上,夏威夷群島的火山群當中,就包辦了地球上身高前三名的山,另外兩座依序是同樣位於夏威夷島的「毛納羅亞山」(夏威夷語拼音「Mauna Loa」,海拔與身高分別為 4169 及 9970 公尺),以及位於隔壁茂宜島的「哈萊阿卡拉山」(夏威夷語拼音「Haleakalā」,海拔與身高分別為 3055 及 9100 公尺)。

不過,「山的身高」並沒有明確且唯一的科學定義,簡單來說,我們甚至連山腳在哪裡可能都不曉得,只能從概念上去理解而已。

夏威夷群島生成的原因,是地底岩漿透過太平洋板塊斷裂處噴發至地表,冷卻凝固並逐漸堆積而成。由於這裡的岩漿金屬含量高,流動性好,因此造就的火山地勢也就相當平緩,遠遠看形狀像一面平放的盾牌,因此又稱為「盾狀火山」。

如果我們進一步去計算山的體積,會發現毛納羅亞山不只是世界上身高第二名的山,同時還是體型「最胖」的山。

夏威夷的幾座高山,因為遠離人口密集的大陸地區,光害極少,空氣品質極好,再加上晴天率也高(平均每六天裡有五個晴天),因此也成為天文科學的研究勝地,光是在毛納凱亞山頂,就建有十餘座大型天文台。

然而近十年來,大量工程建設對於當地環境造成的影響,以及侵犯原住民傳統領域及信仰的議題,也伴隨著抗爭和訴訟逐漸浮出檯面。

這些遠在地球彼端的新聞事件,無疑都在提醒人們尊重大自然,以及在地歷史和文化的重要性。當我們自認為在做有助於人類福祉的事情時,可能在看見實質的成果前,就已經先對地球,以及這塊土地上的居民造成不可彌補的傷害了。

言歸正傳,毛納凱亞山以超過 10000 公尺的身高,榮登地球上「最高」的山峰之一,不過放眼太陽系,她也只能算是小咖。究竟太陽系裡頭有哪些令人驚奇的大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