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已儲存!

流浪到二水:嘉南大圳騎食之旅

by

(一)

「你下個週末有沒有空?」
「沒事,想去哪呢?」
「想找你去流浪。」

志宏乾脆俐落答應我沒頭沒尾的邀約,甚至連要去哪,以及怎麼去都不曉得。

「流浪沒有目的地,到哪兒就睡到哪。」我說。其實我心裡並非全無方向,而是有張極為模糊的藍圖:從台南沿嘉南大圳一路騎單車到濁水溪。

聽到要去流浪,志宏兩眼放光;聽到要騎單車,志宏雙腳發癢;聽到嘉南大圳,志宏立刻翻開他大腦裡珍藏的《食全大百科》,滔滔不絕直教人垂涎不止。

我們出發了。

null

清晨四點的台南舒適涼爽,乾燥的空氣與台北有天壤之別;當然,還帶一點兒甜甜的味道。

雖然是我開口說要去流浪,但實際張羅這趟行程的人卻是志宏,除了路線包含他去年親自走過的山海圳綠道,連經過半路市鎮要吃什麼也設想周到!我們原定出發前在轉運站旁喝一碗新鮮溫體牛肉湯,但是時間尚早,志宏帶我漫遊沈睡的台南街頭。

我們一路騎到漁光島。

天亮後,我們從安平吃回市中心,品杏仁茶,嚐道地社區蛋餅,還喝了羊肉湯與牛肉湯,直到食物從胃袋滿到扁桃腺才依依不捨告別這座美食之都。

順著鹽水溪循山海圳指標往上游騎,首先會經過像座大公園的台灣歷史博物館,緊接著是一段寧靜的田野。穿越國道一號與八號複雜的系統交流道下方不久,自行車道接回公路,我們抵達南科園區。

null

依照山海圳路線,我們本應走西拉雅大道繼續往東,銜接嘉南大圳南幹線自行車道。不過志宏極力推薦善化慶安宮前的冬瓜茶,說這是「他喝過最好喝的冬瓜茶,沒有之一。」於是我們果斷左轉向北,繼續在美好的春日晨曦裡偷閒。

第一天計畫騎到北港過夜。

前路漫漫,我們的心更慢。能不能完成這段路對我們來說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已經在路上,每一分、每一秒都別具意義。我們要做的,是敞開心胸體驗觸手可及的片刻——在旅途中相遇的每一個片刻。

null

(二)

加上在市區裡頭繞行覓食,我們足足騎了 52 公里,才總算在上午十點半抵達嘉南大圳南幹線自行車道起點。

null

嘉南大圳主要水道有三段,以烏山頭為界分「南、北幹線」,濁水溪至北港溪間則稱為「濁幹線」。南幹線往南通到永康,不過只有南科以北的路段設有自行車道,並屬於山海圳國家綠道;北幹線和濁幹線則全段設有自行車道,共同串連成近期才藉由植樹活動宣傳,全長 88 公里的「水圳綠道」。

在跨越官田溪前,水圳大致和台一線並行,有時騎在堤頂上還能俯瞰大路上的車水馬龍。第一個經過的村莊是善化東側的茄拔,接著會陸續跨越南幹線三座渡槽橋,抵達烏山頭。

綠意盎然,兩側被樹木環抱而形成綠色隧道的茄拔路段很美,是南幹線最舒服的地方,雖然緊鄰大馬路,空氣卻涼爽清新。第一座渡槽橋是跨越曾文溪的水道橋,自行車可以直接騎在水道正上方。滾滾水流在輪下奔騰,多麼特別的感官體驗!

null

南幹線自行車道約莫 13 公里長,即便騎得緩慢也不需一小時,從烏山頭水庫沿導水路奔流而來的水在南、北幹線分水口撞擊,彷彿澎湃海潮奏響氣勢萬鈞的命運交響曲。我們被感染,我們駐足,我們掏出手機,興奮和線上的大夥兒分享。

在六甲吃過午飯(可惜沒吃到道地豆菜麵),還嚐了各路好友一致推薦的媽祖廟前麵茶冰,我們繼續往嘉義前進。

null

null

null

雖然是抱著「騎到哪睡到哪」的心情出發,但我行前幾天還是開口問了住在嘉義的沛是否方便收留,在行旅途中拜訪久違好友肯定會留下非常珍貴的回憶——我深信不疑。「我去玩耍了。」當對話框傳來婉拒的文字,淡淡的失落感仍不免油然而生。然而就在我們稍早騎上南幹線時,手機螢幕上突然顯示沛說可以收留的訊息,真讓人喜出望外。

「你方便的話我們真的會殺過去唷!」我立刻回覆。

null

null

抑鬱的雲逐漸散開,陽光灑落翠綠田野,我們歡快馳騁在湛藍流水旁,輕鬆得彷彿乘著初夏的風。山腰上是純樸的南湖村,筆直的後壁鐵道望不見盡頭,糖廠大煙囪孤單佇立在南靖車站對街。我們騎過龜重溪和急水溪,又跨過廣袤的八掌溪,總算在繞行水上機場大半圈後進入嘉義市。

天色向晚,氣溫微涼,我們點滿一桌美味家常菜,共享這只屬於我們三人的、深邃的黃昏。

null

(三)

原本還打算露宿水圳旁餵蚊子,在沙發上醒來的感覺非常不真實,更重要的除了身體清爽,沒有一絲黏膩髒污外,還能慢悠悠一起出門吃早點。

「吃貨」這個詞,完美形容我眼前這兩個人,唯一的差異在於志宏是勤勞的吃貨,而沛則是愛賴床的吃貨。

今天的早餐是頗為知名的甲子老店才記酥餅,據說六點開門,八點就賣光光。沛說這次我們來訪,正好可以一起去吃。理由?如果只有他自己一個人,肯定沒辦法這麼早爬起床,吃到美味的酥餅。

我們七點五十五分出門。

沛愛賴床,我也愛賴床,只有志宏一個人勤勞顯然完全無法扭轉局勢。不過幸運之神今天站在我們這邊,當我們八點十分才總算氣喘吁吁趕到店門口,正好攔截到最後兩顆鹹酥餅。

null

回到熟悉的大圳,告別公路、市場與民宅,綠油油的田野再度映入眼簾。離別讓天空變得陰鬱,我們在看得見奉天宮的新港大潭旁遇見不老騎士賴鎮山校長,被他招手攔停。

賴校長是新港人,正好今天也想來探訪水圳綠道,他說他才剛進入自行車道就和我們迎面碰上,覺得相當有緣,決定跟我們騎上一段。沿途賴校長熱情介紹一景一物——什麼路通往什麼村,哪條河從前是怎樣光景……;還在跨越北港溪前帶我們拜訪北崙村長,直到接近土庫時才心滿意足話別離。

null

時隔一夜天氣丕變,從新港往北一路大逆風,賴校長的車配備電力輔助,一路騎來輕鬆寫意,我和志宏努力踩動踏板,輪流幫彼此破風,才勉強跟上校長的車尾燈。餓壞了的我們還在虎尾狼吞虎嚥時,賴校長傳來訊息說已經回到新港的家,真是不可思議!

其實來到虎尾,距離綠道終點就只剩下 20 公里了,不過越接近濁水溪,冷冽的東北風也越加肆無忌憚。我們先是沿著虎尾糖鐵路廊騎了一段,接著橫越台一線一路往東,直到殷紅色的「0K+000」指標牌出現在眼前。

null

null

終點到了嗎?

眼前一分為二的三岔水路口,正是嘉南大圳濁幹線的起點,而繼續往上游走,還要 4.5 公里才真正抵達濁水溪的取水口,也就是水圳綠道的終點。

null

null

花兩天騎完這條路的心情,或許就像終點一樣平淡,我們甚至騎逾終點三分鐘後才發現已經過頭了。然而兩天一夜著實是既短暫又漫長的旅程。短暫在於物理上我們不過經歷了一個無比尋常的週末時光,而漫長則在於整整兩天時間裡,我們擁有共同的體驗,並且全心全意、心無旁鶩地置身其中。

離開綠道,騎上公路,是日寧靜已遠離。大小車輛從我們身旁呼嘯而過,猛然抬頭,才發現從小看大的八卦山已然聳立在眼前。

null

我們頭頂呼號寒風騎上台三線彰雲大橋,我想,是時候攫回流浪的心與漂泊的思緒了。

null

Published on May 13,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