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已儲存!

嘉南大圳番外篇:尋覓東洋製糖鐵道

by

「這兒有一條鐵軌耶!」我們正馳騁在嘉南大圳旁,志宏被我突如其來的減速嚇了一跳。我拿出地圖仔細端詳,志宏上網搜尋資料,發現這竟是早年赫赫有名的嘉義北港線五分車道。

null

回到家後,我開始翻閱文獻跟歷史圖資,從日治時期的陸測圖到早年登山常用的經建一、三版地形圖,發現整個嘉南平原被交織成網的鐵路覆蓋,嘉義北港線不過是其中不起眼的一條長長黑線罷了。

這些都是日治時期建設的糖業鐵路,而糖業曾經是台灣最重要的產業之一,我恨自己這麼晚才將它們連結起來。

糖業鐵路勾起我的興致。「有沒有可能循五分車路廊騎自行車穿梭原野城鎮間呢?」我心裡馬上迸出這個想法。其實仔細查找,會發現原來已經有不少廢棄的糖鐵路段被改建成自行車道,只不過可惜的是有更多地方早被現代化馬路取代而消失,又或被遺忘在根本無路可達的荒煙蔓草中。

原本勞動節連假預計造訪石山秀湖,因為預報天氣不佳而取消後,我決定立即嘗試沿糖鐵騎行的點子:從嘉義騎到北港。

我們從友忠路出發,市中心路段如今成為不自然彎曲的窄小巷弄。

穿行城鎮的地面鐵路是顯而易見的文明動脈,乾脆利落地在雜沓市井裡串連意義非凡的節點,卻又巧妙融入亂中有序的平凡日常。今日巷弄間夾道的雙層平房明顯上了年紀,透露著老舊鐵道特有的氛圍,而這摻雜年代感的氣味並不容易被平整的柏油鋪面掩蓋,成為我們心之所向的最初收穫。

一連騎過數條窄巷後,鐵道路廊被寬敞的四維路和世貿路生生截斷。擁有快、慢車道雙向共十線的世貿路是環嘉義市外圍的重要道路,讓各種先進車輛得以迴避曲折且壅塞的市中心,從而達到符合現代快節奏的移動效率。我們小心翼翼遵循穿越道與交通號誌,渡過偌大的「人」字路口,最後向西轉進賢達路。

世貿路是城鎮與郊野的分界線,從進入賢達路開始,兩側不再有緊緊相依的民宅,取而代之的是鐵皮工廠和翠綠田園。這一帶叫做北社尾,意思是「北邊番社的末端」,是離開嘉義市中心第一個聚落。再繼續往西到溪底寮,嘈雜的國道一號將這片被圤子溪環繞的溪州地一分為二。

null

從舊地圖上看,鐵道會從這兒跨越圤子溪直達牛斗山,不過現代地圖裡無路可通,得先往西繞,再往北轉進一條小路走溪底便橋才能到對岸。

穿過高速公路涵洞後繼續直走,有一種越來越荒僻的感覺,與我小時候常去的河邊差不多,破損且布滿黃土的路面彷彿隨時會消失,濃濃的肥料臭味喚醒兒時回憶。我發現路旁突兀的土坡裡埋著詭異的矩形混凝土條,仔細端詳,竟是鐵道的路枕!緊接著連鐵軌也浮現出來。從市區一路騎到這,總算親眼見證糖鐵遺跡!

null

我們一路騎到路的盡頭,騎上沙地,騎到河畔,可惜已不見鐵橋遺跡,只剩砌石橋台孤伶伶毅力田邊。

null

經過牛斗山,迎面而來的聚落正是三間厝,我們進入新港鄉的範圍,距離新港鬧區僅僅不到 6 公里。這段穿梭在田野和牧場間的筆直路廊維持相當好,沿途不少鐵軌仍被完善保存在路旁,形成線形公園和綠道。我們在阡陌縱橫的小路上越騎越快,越騎越快,馬路邊已經結穗的稻禾和鐵軌旁一整排還沒開花的阿勃勒飛速後退。柏油路的盡頭是一座窄橋,然後又是一座窄橋。嘉南大圳到了!

熟悉的大圳,熟悉的十字路口,同樣是多雲有風的天氣,不同的是我們身旁多了幾位好夥伴。繼上次一起去郡大跟無雙溫泉後,美少女 Alyson 第二次跟我們出團;老山友 Ariel 第一次跟我們騎單車就體驗到騎沙地和田埂的刺激感;我們的大畫家沛這次則是地主,路上哪兒有美味吃喝都得靠他指點迷津!

null

我們在圳邊大肆休息,沛照慣例拿出畫本和顏料記錄這閒散時刻。

經過嘉南大圳後,路線變得單純,我們沿著鐵軌路廊長驅直入新港核心地帶。第一個岔路是蔡公厝車站的舊址,現場已經沒有任何可以辨認的遺跡。不過再往下騎,路旁開始出現裝置藝術,以及社區設置的解說牌,訴說糖業發展以及五分車通行的歷史。越靠近新港,鐵軌也被保存得越好,如果一直沿著鐵軌騎,最後會在穿越奉天宮表參道後抵達鐵道公園。

新港奉天宮是如今每年一度大甲媽祖遶境進香終點站,三年前我也曾在此以特派員身分記錄媽祖祝壽大典。據說在五分車還通行的年代,每到媽祖遶境季節,車上總會擠滿追尋媽祖的信徒,前往新港奉天宮或者北港朝天宮進香朝聖。如果單純騎在寧靜的鄉間小路,實在很難想像這樣一幅熱鬧非凡的景象,但是一進到新港大街,立刻就能感覺到這個小鎮所展現的非凡活力!

null

作為觀光勝地的北港更是如此。我們從新港離開以後,首先沿著媽祖大道西行,然後從人行的觀光大橋跨越北港溪進入北港。我們在橋上就遠遠聞到瀰漫在空氣中的濃濃麻油味,越接近北港一側,老街上喧囂的人聲也越來越沸騰。這條人行跨橋正好連接朝天宮的表參道,古色古香的石磚路和兩旁充滿年代感的低矮平房都讓人彷彿置身數十年前那個質樸的年代。

沛帶我們去吃朋友家開的小吃店,柔嫩但紮實的肉伴隨大火快炒的香氣直衝腦門,我從來沒有嚐過這樣美味的生炒鴨肉!外表毫不起眼的花枝焿同樣令人驚艷,鮮甜又彈性十足的花枝被咬開的瞬間,彷彿在嘴裡頭跳舞,伴隨滑順的焿湯下肚只有滿滿幸福。

null

我覺得無論是之前騎嘉南大圳,還是這次沿舊糖鐵路廊騎單車,最重要的並不在於路線本身,而是這條路線串連的歷史,以及它們所承載的常民文化。或許對我們這些外地來的遊客而言,沿途之所見不過是眾多觀光景點之一,不過有一句話這麼說:「所謂的旅行,就是走進另一群人的日常生活裡。」

比起把旅途中所經歷的事物當成走馬看花的風景,不如換個心情,放慢步調,用更貼近在地的視野來認識這些地方。即便只有短短一天,也必定會有無與倫比的收穫。

null

Published on May 27,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