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記錄、教育與傳承,浪人們執起筆,或是敲打鍵盤,將經驗中的點滴集結成頁頁篇章。
這些嘔心瀝血的文字,同時也是浪人內心世界的縮影,更是浪人積累的寶貴知識與哲學。
(一) 這幾年來,天氣異常的狀況越來越顯著,以往春日細雨綿綿的景象越來越少見,急促而強烈的降雨越來越頻繁。時值梅雨 ...(繼續閱讀)
說到天母大水管,大家可能都不陌生,不過提起草山水道,可能不少人會露出困惑的表情。 「蛤?草山?是在說陽明山嗎?」 ...(繼續閱讀)
清明節四天連假,各路登山團倒得慘不忍睹,原本計畫和久違老山友再訪干卓萬群峰,也因為持續大雨和地震導致路況不佳而忍痛取 ...(繼續閱讀)
我是個對衣服材質很挑剔的人,如果觸感刺癢、透氣排汗不佳或是收邊拷克粗糙,穿起來不太舒服,出勤率就會降低。 由於對羊 ...(繼續閱讀)
自從十月中走完驚險萬分的吾居吾墅步道和大嶺古道後,已經有一個多月沒有在北部爬郊山了。十一月因為某趟高山行程聯外道路中 ...(繼續閱讀)
(一) 每年札幌最熱的時間大約有 10 天左右,溫度雖然在 20 度上下,不過房子為了禦寒,普遍牆壁及格局皆為不易 ...(繼續閱讀)
太陽系群山(四):難道希臘眾神是火星人? 太陽系最高的山,是火星的「奧林帕斯山」(Olympus Mons),她的 ...(繼續閱讀)
猴山岳、二格山連峰獨行 (一) 來到久違的政大,眼前景物仍那樣熟悉,這一攤蛋炒飯,那間店椒麻雞,都還深深刻在腦 ...(繼續閱讀)
太陽系群山(三):太平洋中央的孤獨大山 前兩回,我們分別介紹過世界上兩座「最高」的山峰: 🏔 海拔高度最高的山 ...(繼續閱讀)
一秒變身坦克足:Zamberlan 549 強悍登山靴 正確使用合宜的裝備,是登山安全不可或缺的一環,那麼怎樣的裝 ...(繼續閱讀)
太陽系群山(二):遠離地心的冒險之山 相信有許多讀者和山友已經猜到,我們接下來要談的這座山叫做「欽博拉索山」(奇楚 ...(繼續閱讀)
在山路上相遇:核桃裡的小拉奇 原本是沒有打算要談自己的,因為我爬山的生涯究竟從何而起,已經無從考證了。從記憶已經模 ...(繼續閱讀)
浪人講古:清華天文台「秘史」 走在歷史悠久的古道上,從細小的地方發現先民生活的印記,我們彷彿能夠身歷其境與古人對話 ...(繼續閱讀)
太陽系群山(一):地球最高峰真的「最高」嗎? 地球上哪一座山峰的海拔最高呢?想必大家都不用思考,就能立刻回答「珠穆 ...(繼續閱讀)
海膽!干貝!昆布!來去利尻露營登山! 沒去過北海道,你也一定看過的利尻山。 北海道有款非常知名的土產零食,簡單地 ...(繼續閱讀)
(一) 在正式開啟兩天一夜的旅程之前,我們依照慣例,單膝跪地以水代酒朗誦入山誓詞;然而這次和以往有些許不同,十四人 ...(繼續閱讀)
(一) 六月的北海道迎來舒爽的初夏,空氣中佈滿歐丁香的甜味。此時札幌進入舉辦各式各樣慶典的高潮,從傳統的「北海道神 ...(繼續閱讀)
「草原、古圳、櫻花」通通一次滿足 湛藍的天空、翠綠的草原,我們在群山簇擁下席地而坐;冬陽是那樣溫暖美好,值得以之填 ...(繼續閱讀)
前陣子我們宇宙浪人介紹了 Hikingbook 這款功能豐富的登山 APP ,如安全守護、路線規劃助手等功能,在這段 ...(繼續閱讀)
奇岩山、軍艦岩、丹鳳山探遺懷古 這是我第幾次登上軍艦岩了呢?這條路線喚起我的種種記憶,雖然沒有像拉奇那樣夜宿軍艦岩 ...(繼續閱讀)
海外健行,一起去北海道爬山吧! 大家好! 初次見面,我是寶哥! 在這個疫情尚未平息,國門仍未開啟的期間,寶哥想跟 ...(繼續閱讀)
當盛夏時光不再,中秋節也成為過去式,天氣已明顯轉涼,特別是到中、高海拔地區登山踏青,不再能只穿一件薄薄的排汗衫就出發 ...(繼續閱讀)
最後只登雞心尖的直潭山列縱走 我們站在北宜公路上,望過去就可以看到兩座很尖的山峰,其中之一就是我們等等要爬的雞心尖 ...(繼續閱讀)
近年戶外運動熱潮興起,身旁也越來越多朋友走向戶外,但即使做了最萬全的準備,難免還是會有意外發生,因此教育部體育署偕同 ...(繼續閱讀)
今(2020)年在疫情影響下,臺灣山林瞬間湧入大量人潮,有些人是想透過運動增加免疫力,有些人則是因為無法出境只好在國 ...(繼續閱讀)
在「全國登山日」登山安全系列講座第三場,體育署邀請到親子登山經驗豐富的晨爸(余業文)分享如何安全、充實、愉快地帶孩子 ...(繼續閱讀)
今年受到疫情影響,無法出國的情況下,台灣山林湧入大量人潮。少數較無爬山經驗的民眾,在登山知識尚未完整的情況下挑戰超 ...(繼續閱讀)
Hikingbook Pro 功能體驗(二):安全守護 對於留守人來說,當登山隊伍出發之後,平常最重要的是能夠掌 ...(繼續閱讀)
【克里斯之死】 今(2019)年 10 月 22 日,位於澳洲新南威爾斯的小櫟樹庇護所(Little Oak Sa ...(繼續閱讀)
「花很長一段時間做一件事情,會讓人進入探索內心的境界,並真正理解構築自我的元素。」這段摘自《國家地理冒險》雜誌的文字 ...(繼續閱讀)